“十四五”白云这样做!斥资7643亿+524个重点项目,加快4条地铁建设

房地产门户-房博士  | 2021年06月08日 16:50:42  | 来源:白云区人民政府
[提要] 白云区十四五规划出炉!

继南沙发布十四五规划后,6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未来五年,白云区将着力打造“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的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国际枢纽、发展环境为三大基础支撑,在产业体系、交通设施、城区环境、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GDP年均增速6.5%

围绕将白云建设成为广州最好、最强、最有活力的区之一,总目标,推动城市治理与民生福祉更好、经济综合实力更强、发展环境更有活力,“十四五”期间,白云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的目标值确定为6.5%左右。

优化“五大功能片区”

围绕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总目标,优化提升“五大功能片区”,构建“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五片协同”:

中部发挥几何中心优势,谋划建设集商务服务、行政公共服务、文旅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功能智慧城心;

南部以现代服务业构筑白云中轴线,点亮总部经济时尚之都;

西部以广州西岸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为引擎,打造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数字经济创新走廊,北部依托白云国际机场,打造临空经济产业新城,东部依托白云山与帽峰山优越生态环境和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心的区位优势,树立美丽健康科创门户。

五片协同打造主体功能明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和活跃增长极。

——“多核驱动”:举全区之力打造“一园一城一示范区”(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发挥重大发展平台的带动作用,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镇街主战场作用,推进各级特色产业园区扩容提质、优化调整,实现“镇街+园区”联动发展。

图1:白云区“五片协同,多核驱动”功能布局图

(一)中部:建设现代功能智慧城心。

发挥白云几何中心优势,高效集聚各种资源,谋划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政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白云湿地建设,建设集生态涵养、科技交流、文旅休闲、公共服务、智慧宜居于一体,富有科技基因、创新活力的白云城市中心,强化片区辐射能力,带动周边、服务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以未来产业创新核心区为腾飞起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抢占产业发展新机。

如,1.推动白云湿地及周边建成白云中部核心区;2.推动民科园核心区建成国家民营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

(二)南部:点亮总部经济时尚之都。

围绕空间拓展、功能提升、制度创新和动力转换,积极推进白云新城、广州设计之都、广州时尚之都一体式融合发展,强化文化交流、区域交往与政务服务效能,以白云新城作为总部集聚区、广州时尚之都作为高端商务集聚区,整体打造广州新城市会客厅。

如,1.推动白云新城建成广州标志性的高端中央商务区;2.推动广州设计之都建成全国设计产业排头兵;3.推动广州时尚之都建成华南时尚新坐标。

(三)西部:创建数字经济创新走廊。

衔接全市“一江两岸三带”布局,推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与广州西岸成为西部数字经济创新走廊驱动引擎。着力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携手佛山市南海区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新生态;沿广州珠江西航道和流溪河打造滨江绿色开放空间,绘制广州西部亮丽天际线和景观带,创建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精治管理的西部数字经济创新走廊。

如,1.推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建成“数字中国”实践高地;2.推动广州西岸建成大湾区产业数字化策源地。

(四)北部:打造临空经济产业新城。

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广州临空经济核心承载区,打造现代化的港城融合国际航空枢纽门户。加快临空高端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临空先进制造业和临空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高端房地产、酒店公寓、城市综合体等城市配套,形成区域商业、商务、会展中心。谋划国际空铁水陆联运枢纽智造城,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大田铁路经济产业园、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与智能家居产业园互融互通,以轨道交通、智能家居、现代物流等产业为集群,以智能智造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植根性和竞争力强、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

如,1.推动机场南临空产业区成为国家临空产业示范区;2.推动民科园西部两大园区建成先进制造集聚区;3.推动大田铁路经济产业园成为全国铁路经济新秀。

(五)东部:树立美丽健康科创门户。

发挥东部片区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心及毗邻天河智慧城、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区位优势,重点依托美丽健康产业园、和龙科技创新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重大平台,发挥极点带动效应,推动化妆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设施蔬菜和花卉园艺产业园,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突显“城市之肺”生态优势,加强白云山与帽峰山森林绿地系统保护,重点发展高端医养康养产业,树立宜居宜业宜游的东部美丽健康科创门户。

如,1.推动民科园东部园区打造美丽健康产业国际名片;2.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成乡村振兴样板;3.推动白云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重点谋划连片产业园区

规划内容中显示,未来将推动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发展成为更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推动广州民营科技园3年内完成核心区整体收储,5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倍增,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打造一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力争营收达2000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以上。

还将加快白云新城、广州设计之都、广州时尚之都、广州西岸、和龙科技创新谷等平台发展,支持镇街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联动发展、赛龙夺锦,确保每个镇街都有重大平台辐射带动发展。

图2:“十四五”时期白云区重点谋划连片产业园区

打造国际空铁水陆综合枢纽

加快4条地铁建设

接下来,重点来聚焦下交通方面的规划,白云区提出将打造国际空铁水陆综合枢纽。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推进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航站楼和第四、第五跑道建设,着力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配合推进T3综合交通中心建设,将高铁、城际、地铁植入机场,实现与珠三角枢纽机场高铁互联,增强人流、物流中转和集散能力。配合推动白云国际机场服务30分钟直达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珠三角城市、3小时联通泛珠三角城市,增强白云国际机场对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

——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织密国铁、城际轨道、地铁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国际铁路枢纽,加快推进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广州白云站、广湛高铁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快谋划铁路站点及周边地块功能融合布局,强化铁路资源连通“一带一路”、融入世界的功能。推进广清城际等城际轨道项目建设,加快地铁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镇街地铁全覆盖,5年内实现建成地铁总里程达180公里以上。

——构建内通外连的畅通路网。畅通内循环,健全“十一横九纵”区域协同骨架路网,疏解优化白云东西向交通,推进交通微循环建设。优化外循环,构建“十一高二快”对外交通主通道,加快广佛同城衔接路网建设,推动白云区与大湾区东西两翼和北部城市实现快速通达,打造覆盖大湾区城际及市内接驳公交线路网络,5年内实现建成道路达2200公里以上。

——加快补齐水运发展短板。填补水路运输空白,建设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配套水运码头(白坭河码头),谋划珠江西航道游轮港。重点加强滘心港口、巴江港口建设,提升珠江西航道通航能力,完善水陆集疏运系统,推进水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积极发展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等船舶运输组织方式。

投入资金7643亿元

打造重点项目524个

值得注意的是,白云区罗列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列表,重点项目合计524个,预计将投入资金7643亿元。从列表中可知,其中房地产项目有49个,预计投资482亿元;城市更新项目22个,预计投资491亿元。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http://www.by.gov.cn/gkmlpt/content/7/7318/post_7318574.html#12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