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隧道宣告“终止”,5分钟到天河的梦想破灭

房地产门户-房博士  | 2021年12月14日 15:57:32  | 来源:房博士综合
[提要] 而就在发布招标没多久后,官方直接宣告“终止”。

时隔多年传来再次启动研究的白云山隧道的消息后,支持声反对声引发网上热烈讨论。

而就在发布招标没多久后,官方直接宣告“终止”。

12月14日,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白云-天河连接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招标终止公告》。

这意味着,再次被搁置,看来这一项目还需更多更长久的论证研究。

据最新公告中提到“鉴于社会各界存在意见分歧,暂不具备编制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条件,现决定从即日起依法终止该公告。”,看来还是与早前发布招标公告后引发的讨论有关,多数人关注“有必要动白云山吗?隧道是否非建不可?以及会否破坏生态环境?”

免不了让人想起9年前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2012年,相关方面提出修建白云山隧道的设想,西起黄石东路,东接京溪路,并通到云溪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最终暂缓实施。

按照前不久12月3日发布的《白云-天河连接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来看,白云-天河连接通道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与天河区,西起黄石东路,东至华观路与科韵路交叉口,是连通白云及天河两区的重要联络通道。

据悉,白云-天河连接通道下穿白云山的隧道段,东西接口或与2012年方案没有太大变化。

从地图上不难看到,由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建筑已经深入白云山,在此修建隧道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工程下穿白云山山体的长度。同时,对接两边的东西向道路,西侧的黄石路是白云区东西主干道,东侧的京溪路正拓宽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达60km/h。

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白云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有白云山这个“天然屏障”,从市中心进出白云区的主要通道不仅少,而且处于交通饱和状态。

白云-天河连接通道工程招标文件中就提到,广州市中心城区北部东西向骨架通道不足、白云山对路网形成天然隔断等问题,并点明工程旨在完善城市骨架路网、提高白云山两翼的交通联系。

目前,从白云区的黄石东路到天河区的科韵路,开车只能绕开中间的白云山。

最优的路线也要35分钟,“从黄石东路起——进入机场高速——再进入广州环城高速——岑村立交——到达科韵路”

而另一条线路更是要花上40分钟,“从黄石东路起——进入白云大道南——再进入广园快速路——到达科韵路”,期间途径了13个红绿灯。

而广园快速的“塞”是出了名的,不然也不会被调侃成“广园龟速”。

但实际上,从地图上看,白云区的黄石东路到天河区的科韵路直线距离是12公里左右。

白云山隧道若能实现,未来开车从黄石东路就能直达华观路、科韵路,路程至少缩短一半;甚至开车从黄石东路到京溪路只需大约5分钟。

除了实现东西连通更加快速,交通路网升级外,对于城市片区发展也是一大利好,白云-天河连接通道将连接白云新城和天河智慧城板块,辐射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和广州科学城,实现“一线连四城”的化学效应。

据媒体报道,该项目总投资初步估算超百亿元,下穿白云山的区段与规划的地铁29号线高度重合。根据此前披露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规划地铁29号线(花都广场至黄埔站)经过马务、下穿白云山至京溪。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

有市民建议,如果采用公铁合建的双层隧道同步建设地铁部分,将有效节省后续投资,避免二度开挖施工。国内不乏先例,9月通车的济南黄河隧道就是双层结构,提前实施了未来的地铁隧道。

从一开始提出设想到如今,白云山隧道兴建之争就没停止过,各方观点需要综合起来权衡利弊,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决定。

正如终止公告所说,将继续研究缓解白云区与天河区之间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案,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和群众的意见,综合考虑,慎重决策。

只不过,如今的搁置,有需要等多久才能重启呢?

?>